|
专访原交通部总工程师蒋千“听亲历者讲述国家变化与发展的故事”专题系列访谈——蒋千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,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协作组在举办中央国家机关老年大学第九届“红飘带”文艺汇演的同时,还开展了系列别开生面的“听亲历者讲述国家变化与发展的故事”专题访谈活动,请各部委退休干部以亲身经历为蓝本,讲述自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在不同领域的变化与发展的故事。 原交通部总工程师、退休干部蒋千女士接受了专访。在访谈中,蒋千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 ,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港口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,专访内容如下: 沿海港口是对外开放的窗口,港口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环境下,港口是融入全球经济的战略资源。自1972年重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地位,中国向世界敞开了窗口,沿海港口发展就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。改革开放,沿海港口更是成为排头兵,在改革的大潮下飞跃发展。针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,交通部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,规划引领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方针政策,港口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逐步跨入世界先进港口行列,并在引领着世界港口的发展方向。 改革开放初的80年代,沿海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8.2%;90年代年均增速9.6%;进入21世纪以来,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速更是飞速发展,年均增速18.9%,2010年达到54.8亿吨;“十二五”期间,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速19.1%,2015年达到78.5亿吨。 沿海港口的高速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,分析港口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:一是坚持规划引领,沿海港口有序发展。改革开放之初,结合沿海4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目标,分别在这些城市规划开辟了深水港区,兴起了新港区开发的高潮;上世纪八十年代末,为突出重点、提高运输效益,交通部提出了“三主一支持”的长远规划设想;进入21世纪,进一步制定了《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》,在科学的港口布局规划下,沿海港口健康有序发展。二是坚持政策导向,加快沿海港口全面发展。沿海港口是最先对国内外市场开放的领域,改革开放初期,交通领域首先打开了港口的大门,实现港口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。在建设需求大、国家投入有限条件下,积极引入世界银行、亚洲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资本投入,同时大量吸引了香港、新加坡、丹麦、美国等大量国际码头公司、船公司进入中国港口的建设、经营领域,这些不仅解决了大规模港口建设对资金的需求,同时境外发达港口的进入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,推进了沿海港口现代化的进程。 当前,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,沿海港口正在走智能化、现代化、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。 |